華德福大地FB粉絲團

【中學時期好發的厭學症】

【中學時期好發的厭學症】

 

  厭食症,是醫學名詞,病症……

  厭學症,現在是心理學名詞,相信不久的將來也會被列入醫學……

  食,生理的吃,是本能;而學習,是心理的食,亦是本能。

  早前有位國中生的家長來學校參訪,報名參訪的電話中,已聽說孩子輟學在家急於讓孩子就學。孩子的母親是位穿著樸實的家長,有客家人美德的樣貌,閒聊之後才知道,家鄉在屏東,難怪伯彥會有一股親切感,因為我也來自南部。

  聽完了母親的敘述,很難判斷孩子的輟學是生理的問題,還是心理的問題。母親說孩子不是特殊孩子,也沒有做過學習障礙的鑑定?

  為了確認,我鼓勵母親帶孩子來學校走一走,跟導師聊聊,我們也好評估孩子的狀況。

  到了下午,孩子來了,第一眼見,孩子外表很不亮眼,暗暗的,頭髮油油的,五官已經很不明顯了還載了個黑框眼鏡,幾乎遮住了整張臉。

  臉部的表情當然看起來是不愉悅的,起初我還以為是唐氏寶寶,不過好的狀況是,孩子對老師的提問是有反應,有思考力的。所以我們就問了問他生活與學習的狀況。結論是孩子不想上課,尤其是繪畫課、童軍課要動手做的課,國文課跟數學課倒還好,因為不上課也可以趴著休息,老師說:只要不要吵到別人就好。所以這些課還可以「懶惰」一下,所以還不那麼討厭。

  同學也很討厭,所以也不想上學。問他生活上有沒有想做的事,他也說沒有,都還好,看電影,看漫畫都還好,過一天算一天。我問他:「會不會想人活在世界上到底要做什麼?」他回答說:「會!」

  好險!這句話代表了一線生命曙光,至少還會想說要「做什麼?」

  回到家,我上網查了查厭食症的心理狀態:患者思考較固著、缺乏彈性;會極力想控制周遭環境,但又無能為力;或是有長期情感壓抑,社交被動的情況持續出現。這些徵狀都可以從這個孩子身上找出來。厭食和厭學其實是同一種病。

但長期累積下來的病徵卻非一時可以改變的,這將會是一個大工程,需要老師付出很大的心力,才能挽救。

  學習本來是一件極為喜悅的事,孩子上小學前會很期待上學的日子到來,但一二年後便不再認為上學很好,反而覺得放假真好。這樣的感覺總要到十六年後學校畢業了才找得回來。我們的大環境讓學習成為沒有喜悅的事,給與的心靈食物往往都不是很健康,最後累積久了造成了厭學症的發生,普遍好發年紀似乎就在國、高中這一段。而沒有到達臨界值的我們,求學的過程多多少少也經歷了不少的厭學症後群。

這是一個極其嚴重的問題,想來想去也只有我們這些第一線的教育工作者,能改變這個現況!

  如果是您的學生,您會怎麼看,怎麼下手呢?

  

學生 林伯彥 敬呈報告

華德福大地FB粉絲團

課程實況
自然探索
四季慶典
成果分享
藝文活動
教師進修
家長講座
課程訊息
X